相信大家對疫期解封後的端午連假非常有感,原就不好搶的山屋變的更是一位難求(申請系統還因流量過大當機),那不用申請山屋的路線擔心帳帳相連到山邊,那麼只好想個相對沒那麼熱的行程~雪山西稜線是嗎?

01-1.JPG

NO...NO....NO..沒有充足的假,沒有想一路撿山頭的動力,純粹只想找個山頭來玩放放空,所以西稜補考王(我們的先修班)-中雪山就成為我們端午連節的首選

_DSC1610.JPG

230林道上跨不完的倒木

05.JPG

怎麼鑽都覺的鑽不完的芒草(那麼開心~芒草隨我行)

04.JPG

還要擔心不慎被在芒草裡玩躲貓貓的咬人貓親一下

d1_50050209083_o.jpg

多個大大小小的各型態崩壁

08.JPG

而林道上這季節最美的景之一,沿路花似串串風鈴的迎賓毛地黃

03.JPG

放眼望去的藍天枯木

07-1.JPG

沿途暢飲不盡的甜美甘泉

06.JPG

炎夏下望看山頭不由自主都覺得涼爽了起來

01.JPG

踏進山林要的感覺就是這樣簡單的舒服感

09.JPG

那還等什麼,跟著我們一起來趟230林道之旅吧!

[規劃行程/實際行程]:

第一天:6:30大雪山售票亭→7:00小雪山遊客中心→7:30 出發(9.0k,300分鐘)→9K坍方→(2.0k,60分鐘)→11K雙流水營地→(10.0k,220分鐘)→合流山登山口/6:30大雪山售票亭→7:20出發→10:10 9K坍方前高遶開始→11:12 結束高遶→12:51 11K雙流瀑布營地→15:20 17K營地
第二天:合流山登山口→(4.8k,120分鐘)→中雪山登山口→(1.7k,110分鐘)→中雪山→(15分鐘)→林文安紀念碑→(15分鐘)→中雪山→(1.7k,80分鐘)→中雪山登山口→(4.8k,120分鐘)→合流山登山口/4:55 17K營地→6:20 合流山營地→8:20 中雪山登山口→11:25 中雪山→12:26 林文安紀念碑→12:52 中雪山→14:30 中雪山登山口→16:30 合流山營地→18:00 17K營地
第三天:合流山登山口→(10.0k,220分鐘)→11K雙流水營地→(2.0k,60分鐘)→9K坍方→(9.0k,300分鐘)→小雪山遊客中心/5:40 17K營地→8:25 11K雙流瀑布營地→9:16 9K高遶起點→10:30 高遶結束→14:20 小雪山遊客中心

10-1.jpg

[第一天]

6:30 小雪山售票亭。想說六點到已經算早,沒想到已有十多台車在排隊,而且一看~哇塞,搶下第一的竟然是排骨爸,他說:他4:50就到了~哈哈,記住遊樂區大門要6:30才會開喔!

10.jpg

從售票亭行車至小雪山遊客中心大約要再30分鐘左右,整裝後往停車場旁的兩座小廟走去,左邊有著大香爐的是福德正神,右邊則是地藏王菩薩,簡單合掌一拜,祈求此行順利平安

10-4.JPG

7:20  230林道出發,228連假才來過小雪山林道的拾丸山,所以對這林道口不陌生(但對林道卻是十分陌生)

11.JPG

四位山林小勇士,加油囉

12.JPG

柵欄後的林道鐵門寫有警示標語,進入山林前最重要的就是-務必做好準備後再出發喔

13.JPG

遍地毛地黃的季節

14.JPG

羅老爺的分享:「毛地黃」藥用有毒植物,全株皆有毒。與馬醉木同屬於可作觀賞用之有毒卻也具藥用功效的有毒植物

14-1.JPG

有著美麗外貌卻深具毒性,可以毒害也可以救人,深具衝突性的雙面植物

15.JPG

今天的林道視野超棒

16.JPG

7:44 1.5K左右的廢棄工寮(有水源),工寮前有個簡易廁所(小孩問這廁所要怎麼上,老爺說:把臉遮住就可以了)

17-1.JPG

相較於上一個行程那悶熱的桶后林道,今天的230林道無異是個涼爽天堂,但這句話在後天回程時完全沒人說的出口(因為累斃了)

17-4.JPG

孩子爬山時有伴真好(戰力自動加乘,不是用加的而是用乘的),一路嘰嘰喳喳的好不熱鬧

18.JPG

崩塌砰石路段,路面紮實不難走

19.JPG

崩坍地前的開闊點

21.JPG

可見橫亙在前的遠山

22.JPG

以及位處其後的那片城鎮樣貌

23.JPG

8:45 5K 雪霸國家公園牌

24.JPG

隊伍繼續前行

26.JPG

平坦好走的林道

27.JPG

發現林道上有條瀕死的小蛇,但辨識不出是什麼蛇(有人能辨識出來嗎?)

28-1.JPG

6K左右的廢棄鐵皮屋-應該是個林道上的道班房

29-1.JPG

林道上不時有平坦寬敞的空地以及壁流而下的水源

30-1.JPG

還有披上綠衣的巨大枯木

31.JPG

高大直聳入天的它

d1_50050203863_o.jpg

水勢豐沛的飛瀑

33.JPG

10:10 9K坍方前高繞處

34.JPG

因崩坍而呈現直立的大片壁面,很難想像出原有林道的樣貌

35.JPG

高繞路徑在旁邊的山壁上,正好有一支隊伍要下來,那就先下背包在旁小休等候

d1_50051026877_o.jpg

10:24  準備輪到我們了,開始展開高繞

37.JPG

第一段的垂直陡上

38.JPG

應該是近80度的陡上吧! 但都有踩點及手攀點也有架繩輔助,小心的往上還OK

39.JPG

陡上後再下切乾溪溝,橫切後接上第二段的陡上

40.JPG

第二段的陡上是碎石地形,拉好拉繩小心走問題不大(雖然照片比實際情況來的恐佈許多,但實際上仍是充滿風險的危險點)

d1_50050772111_o.jpg

排骨爸協助做確保的地方是最需小心(就是上圖的圈圈處) 

41.JPG

全隊安全過危險點後,續攀往上

42.JPG

朝著最高點前進

42-1.JPG

俯看崩壁下的乾溪溝

43.JPG

大自然撕裂山林的反撲之力

44.JPG

進入森林陡上段

45.JPG

遇需拉繩橫切裂石岩壁處

d1_50050200088_o.jpg

老爺指導恩高低落差橫切時踏點及手攀點的選擇,同時叮嚀最後抱石橫移需小心的地方

d1_50050199708_o.jpg

崩坍高點處後的破碎稜線

46.JPG

回望剛經過的高繞處

48.JPG

那脆弱崩裂的岩壁

49.JPG

再進入一小段的森林

50.JPG

開始拉繩長陡下

51.JPG

陡下至溪底終點前需再一次的橫切

52.JPG

一樣都有踩點,小心即可

53.JPG

11:12  下抵溪邊,結束整個高繞行程

55.JPG

享受一下那清涼無比的溪水,小休

57.JPG

補水之際,坐望遠方

57-1.JPG

起身,過溪續行

56.JPG

芒草中有個將進入高繞點的告示牌(順行的話在進入高繞點前即可看見)

58.JPG

由告示牌處回望來時的高繞路徑樣貌

59.JPG

9K前的康莊大道消失無蹤,9K後的路況完全變了個樣

60.JPG

放眼盡是片片芒草,幸好這日天氣晴,不然鑽在這些芒草叢裡會是多慘的事呀!

61.JPG

芒草路中偶爾還會遇上爛泥

62.JPG

9K後的路況真的是滿滿各式費力考驗,高繞多了、芒草也多了...更不用提那不時出現的倒木

63-1.JPG

雖然走的比較辛苦,但眼底景色卻變的特別鮮綠

64.JPG

11:47 來到開闊處

65.JPG

午餐時刻:阿嬤的愛心~肉粽及雞腿,背包也終於可以減重了 

66.JPG

12:20  餵飽五臟廟後繼續趕路囉

67.JPG

路徑上大大小小的崩壁

68.JPG

不過每一個崩壁處望出去的都是絕美景色

68-1.JPG

12:51  11K雙流瀑布營地

69.JPG

水源就在營地旁而且地勢平坦,算是個五星營地

70.JPG

又一個溪溝崩坍地形,仔細看還能發現過去的排水涵管

71.JPG

過溪後有小段碎石坡需拉繩而上

72.JPG

上方是一片白花綠草舖地的好地方,就看到老爺跟恩心情好的玩了起來

75-2.JPG

繼續穿梭在芒草裡

77.JPG

有些路段的芒草甚至比成人高大,這時恩說:唉!忘了帶桐桐鑽芒草的法寶~泳鏡

77-1.JPG

路徑有時會被厚實高大芒草給擋住,一定要跟緊前頭且不要只顧著低頭走,不然一個不小心可能發生走偏情況,穿過芒草時不經意抬個頭還會發現林道過去的遺跡

78-1.JPG

再來面對大面積的大型倒木堆

78-5.JPG

東北有三寶,我們林道也有三寶:倒木、芒草與崩壁

80-1.JPG

片岩崩壁狀似美麗的石瀑

81-1.JPG

翻爬過大崩壁處

81-4.JPG

再過溪谷地型,路徑上都有疊石

82-45.JPG

接回林道後出現石塊寫著15K的平坦松針營地(右上圖),往前些另有塊腹地較小的(左下圖),續行不久會有個接有水管的水源處

84-2.JPG

再往前就是17K的廢棄工寮營地。15:20  抵達17K營地

84-3.JPG

各家開始做營位的整地及戶外城堡的搭設,今日我們家的小壽司入住230林道

85-3.JPG

然後就是大家的自由活動時間,營地附近探勘的探勘,聊天的聊天,累的帳內小躺片刻

87-1.JPG

天色漸暗,開始料理今日晚餐:燻雞炒小黃瓜+雞胗滷味+虱目魚肚湯,簡單卻美味的一餐

87-5.JPG

上山總是不像在山下好當夜貓子,那對著我們笑的彎彎月娘仍掛天際,在這夏季天仍亮著的七點已準備就寢去,哈哈

87-6.JPG

[第二天]

4:55 17K營地,準備出發~不用懷疑,往中雪山登山口的路就在我身後那堆芒草裡..

00.JPG

夏季時分天色早已微亮

00-1.JPG

一路上除了芒草叢外,大致好走

02.JPG

6:20 合流山營地

d2_50050804201_o.jpg

此營地可通往合流山、老松山及無名山的登山口。在這意外發現棄掛於樹上的捕獸夾,老爺就現地跟晏簡單展示捕獸夾的使用(說真的捕獸夾對動物們來說真的是個殘忍的存在)

06-2.JPG

6:28 再出發

08.JPG

路面上有大片流動的水,那這附近應該會有活水源才是

09.JPG

再往前行果然發現有岩壁水源,山友更貼心的架設水管以利取水,水源點後再往前大概在22.8K有一平坦營地

09-1.JPG

林道上其實不乏平坦處可供臨時紮營,就看水源問題如何規劃配合

10.JPG

輪胎空地,水源在前方,老爺在林道邊的芒草裡發現動物的殘骸-感覺像是山羊

10-1.JPG

有不少植物包圍的崩壁點

12.JPG

前方遠處的景色

12-1.JPG

翻過倒木繼續前行

13.JPG

加油囉~登山口應該不遠了才是

13-1.JPG

空曠處可望見對面雪山西稜線中的頭鷹山

14.JPG

來到26K營地~好遠呀,營地上有戶小壽司的親戚

15.JPG

營地旁的這個標語牌有那麼點眼熟喔,是不是跟去水漾森林走林道到終點(要準備拉鐵鍊上去處)的那個標語牌類似

16.JPG

往前有一巨大枯木,活水源(有一小池,水勢不大)就在枯木的附近

17.JPG

8:20  中雪山登山口(登山口為何總是笑個開心)

18.JPG

登山口前方有著大片平坦的營地

18-1.JPG

起登囉

19-4.JPG

怎麼都是這種沒在客氣的一路陡上

21.JPG

1.5公里要上升700,真的是有硬喔

22.JPG

排骨爸表示:就像玉山前峰吧! 但怎麼覺得這特別的陡啊...

23.JPG

出現一片箭竹林

24.JPG

高大有型的巨木

25.JPG

休息點終於到了~呼

26.JPG

排骨爸說:這裡是網紅的代表...(意指-網紅都在這拍照,還是在這可以拍成網紅??)

d2_50051048597_o.jpg

但老爺你這表情要表達什麼? (是表示這真的有夠硬陡嗎),所以恩找上排骨爸要他拿出地圖看看還有多遠~有些事真的不要知道比較好!!!

26-1.JPG

不是說表定來回三小時嗎? 但我們才上到這就快要三小時了

29.JPG

感覺走的挺快的啊,怎麼實際卻是像在散步,這就是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30.JPG

往上經一巨石區,有塊很有特色的大石..你覺得它像...青蛙??? 鳥???

31.JPG

繼續箭竹林之旅

32.JPG

路上巧遇巨菇跟水晶蘭,用尋寶的方式維持前行的動力

33-1.JPG

上至直立岩壁處

34.JPG

拉繩而上

35.JPG

哇! 開闊處,可以望見遠山

36.JPG

11:25  中雪山,終於上來了(排骨的樣子就是真實)。中雪山(海拔3,173公尺),隸屬雪山山脈西稜

37.JPG

這次同行的温家親山小隊

38.JPG

以及李家小隊

39.JPG

讓魯蛋家可以玩在這個山頭裡

40.JPG

兩兄弟有辛多拜訪了一座百岳,數字不代表整個旅程的一切,在過程中維持快樂才是最重要啦

41.JPG

我們魯蛋一家

42-1.JPG

還是兒子跳的比較帥氣(你爸說他的三角點哩)

43-4.JPG

兩人登頂照來一張,感謝相伴

43.JPG

11:51  放飯囉...用餐的同時,討論是否前往林文安紀念碑(因為真的有累到),不過都來到這了就去看看吧(最終由四人小組出發)

44-1.JPG

12:12  出發,三角點旁先陡下再往上(共會過三個小鞍)

46.JPG

突然看到遠方那片有著色彩的壯麗山壁

47.JPG

需翻過的巨石堆

d2_50051044302_o.jpg

巨石堆頂上隱約有面白鐵的解說牌

47-1.JPG

12:26  林文安紀念碑

50.JPG

我們來不及參與的歷史,就故透過維基百科來暸解:

林文安從日治時代開始登山,對整個臺灣高山瞭若指掌,國外登山團體到台灣常指名他帶隊,也因此有人稱他為「登山字典」。台灣登山界早期大部分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的路線圖與資料皆多出於他手中,幾乎每一次大型活動的探路與策畫工作,也都是由他擔任,聞名國際的1971年「中央山脈大縱走」活動,就是其周密計畫兩年的成果。

1970年林文安萌生釐訂台灣百岳之構想,於中央山脈大縱走活動後,邀集經資歷不分軒輊的登山同好:蔡景璋、邢天正、丁同三等岳界耆宿,數度探勘、研究、磋商後,以海拔標高3000公尺以上具秀、峻、險、奇等美景,有山名、有三角點之山容壯觀、明顯起伏山峰中選錄一百座,訂為台灣百岳,旨在藉此帶動台灣登山運動風氣。台灣百岳更成為日後台灣登山人士的一項指標。

1972年12月5日,林文安創立的「百岳俱樂部」在羊頭山成立,本就蓄勢待發的台灣高山登峰活動,就在百岳的推波助瀾下,迅速地蓬勃發展,登山人口持續的竄昇。

1975年,林文安與友人攀登中雪山,上稜前即遇陡崖與高密箭竹林阻道,加上天候連日陰雨濃霧籠照,三天後不幸於5月20日因過勞,導致失溫、心臟衰竭去世

d2_50051044087_o.jpg

此處的山頭景色真的較中雪山的三角點來的美麗許多

48.JPG

只想坐在這看那雲霧變化感受片刻的幽靜及美好

49-3.JPG

但行程總有結束時,只能將此景此物留存在腦海裡

49.JPG

12:34  起身折返

51-1.JPG

12:52  回到中雪山三角點

54.JPG

13:00  起身回程

53.JPG

一路陡下的回程,就調皮的排骨不走正路

55.JPG

回到巨石區,來張大合照

57.JPG

再來回到中間的大休點(排骨爸口中的網紅點)

58.JPG

後段的松針林陡下~滑啊

59.JPG

14:30  中雪山登山口,果然上山一條蟲下山一條龍

60.JPG

回到26K營地,補張合照先

64.JPG

早上可遠望雪山西稜線的空曠地,現已濃霧滿佈

65.JPG

林道上的歷史紀念物

66.JPG

走著走著排骨問:為什麼還要走那麼久才能回到營地啊....問的好,一整天下來的疲累累積感湧現

67.JPG

果然沒能躲不過雷陣雨,這讓原本就走來疲累的大家更加不適

68.JPG

16:58  道班房遺址(對,就是這個大石)

69.JPG

持續趕路中,雖然林道平坦但走來就是說不上來的累啊,走到後面真的就像是湘西趕屍隊

70.JPG

18:00  終於回到17K營地,趕緊料理起晚餐,温爸還給大家加菜-鬍鬚張滷肉及德式香腸(小孩限定),好吃更慰勞了疲累的身體啊....對了,還有沒有拍到的頂級貢丸湯啊

71.JPG

[第三天]

5:40 17K營地,整裝

72.JPG

拍完合照後準備出發囉,對了,拍這張合照時意外發生件趣事,與愛自拍的團長有關(有興趣知道的再來私訊)

73.JPG

告別這睡了兩晚的營地,雖然有著不少的精彩傳說,但很感謝這平整的營地讓我們都睡的很好哦

74.JPG

因昨天傍晚的雷陣雨,預計一早的芒草應該都會有水珠,所以穿起風雨衣及雨褲出發

75.JPG

回程方向是雪山西稜線順走,所以當來到山壁水管水源區時,可看到山友在鐵筒上的貼心提醒:先取水,營地前300

77.JPG

前方的營地

78.JPG

準備下溪谷

79.JPG

跟來時一樣跟著疊石走

80.JPG

接回林道

81.JPG

此行路徑上少見滿是綠苔蘚的巨石

82.JPG

行經崩壁

83.JPG

站上高處,突然看到山谷間多條的平行黑線

84.JPG

不會是纜車線或吊橋遺跡吧?  哈哈,當然都不是,其實只是山間的電纜線啦

85.JPG

這是雪山西稜送客門嗎?

87.JPG

8:25  11K雙流瀑布營地

87-1.JPG

過雙流瀑布,續行

88.JPG

今天天氣晴,結束愉快的山旅,我們要回家了...

89.JPG

山旅看到寬闊山景就是如此讓人心曠神怡

90.JPG

再經一崩壁區,抬頭往前望

92.JPG

前方山頭上的是小雪山營區雷達站

93.JPG

好清楚喔~之前拾丸山行程也看見過,不過這頭看到的是另一面的它

94.JPG

林道旁的蒼天巨木

95.JPG

最特別的是樹幹上還釘有橫桿,不知道這些橫桿的功用是什麼?

96.JPG

Keep Walking ~繼續前進

97.JPG

9:16  9K高繞起點

98.JPG

先過溪

99.JPG

再橫移上攀

99-1.JPG

拉繩,踩點

99-2.JPG

上攀下切時,樹根總是我們很好的借力工具

99-3.JPG

第二段高繞

99-31.JPG

10:30  高繞結束

d3_50050251633_o.jpg

回程最困難路段完成,午餐時間,大休

d3_50050250528_o.jpg

六星級的野外餐廳,望著遠山,享用午餐

99-4.JPG

11:36  出發,小孩問:9K前是平坦林道,我們可以先走嗎?   開心的哩~去吧

99-38.JPG

話才說完...幾個一溜煙的就不見

99-5.JPG

幾個大人只能在後面尋找著動物糞便,回程的林道都是緩上坡...這是為了支持前進的動力,沿路查看是否有糞金龜在表演滾便便

99-6.JPG

9K的林道踢到後面,那雙腳完全是不自覺的自己在走(真的是累到快跪下),但老話一句:每多走一步,就離終點近一步,加油

99-71.JPG

遠遠看到這基地台就代表...我們要出頭天了

99-92.JPG

14:20  小雪山遊客中心,YA!    全員順利平安完成此次山旅

99-93.JPG

三天走了快60K的路程,排骨爸還帶回榮譽戰利品-腳底大水泡一顆,這水泡真的真是很痛啊,雖然痛,但相信這三天你跟我們大家應該都玩的很愉快才是

99-94.JPG

下山慶功宴:東勢街上的阿婆炒麵(公商服務時間)

d3_50050811281_o.jpg

再配上一碗料多湯美味的綜合湯,而且湯品還可無限續湯,到東勢附近爬山的朋友有興趣可以來試試,推

d3_50051063257_o.jpg

# 真正走過後才發現,走雪山西稜線的山友們,好強喔...不論是順走,走到中雪山登山口應該沒有力氣往上吧(所以她是補考王)! 逆走,才走完這顆應該就會想回家了吧!

# 在林道上真心想撥雪霸國家公園的服務電話,可能...幫忙除個草嗎? 那芒草都快把人跟路徑淹沒了啦!

# 謝謝李家小隊及溫家親山小隊的同行,永遠在等著我們家慢慢行的魯蛋們...我們沒有爆發力,只有埋頭苦幹力...

# 雪山西稜線,敬請期待...(看那天想開了....)

arrow
arrow

    晏哥&恩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