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近來在網路上很火紅的登山祕境景點「白雪村」
它有著讓人充滿幻想的美麗名字「白雪村」,但這沒有童話故事裡那美麗的白雪公主與小矮人(倒是很多來訪的人),在這蘋果咬一口會不會出現的反而是惡巫婆(笑~~~)
白雪村是個在地圖上找不到的村落,只知道這個村落過去主要靠著採樟為生,處於楠梓溪上游博博猶溪西岸的一個小平台(後來由白雪村可能的後人(在自忠附近遇上意外閒聊得知),得知他們過去應是從吊橋再沿河岸邊的打獵路徑進村),不像我們現在要先走到南鞍營地再陡下800公尺才找的到它。(這個資訊也多少解開一路上心中的疑問:霞山鐵路只到霞山未經此村落,回個家需要陡下800出門要再陡上800,村落之地看來也非豐饒之地,何要在這樣進出皆需千辛萬苦的位置建立村落定居於此,所以現在我們來訪的路並非當時村民進出的路線)
何以村落後來消失在世人的眼底?主要因樟腦產業的沒落並經歷了二次的遷村,造成村落在地圖上消失,數十年後反而成為目前大家口中的山林祕境
探訪「白雪村」有著多條路線,可從博博猶溪溯溪至白雪村,也能由霞山鐵道經南鞍營地到白雪村,亦可選擇於特富野古道進入
這趟探訪的行程規劃:「霞山鐵道-白雪村-北霞山-東水山-兒玉山叉路-特富野古道北端 Y型走」,不只可以探尋霞山線舊鐵道
還能一登阿里山三霞之一的「北霞山」
再續上「東水山」,經兒玉山叉路口下接至特富野古道北端(出自忠派出所)
宿營的部份可選擇南鞍營地(沿路有多處山溝水源,但皆非穩定水源,出發前建議最好再問問確定水況)或白雪村(可下切約200公尺至博博猶溪取水)
原訂規劃是至白雪村宿營,但考慮白雪村宿營需先重裝陡下800公尺,隔天又需再重裝陡上回南鞍,加上我們規劃為三天行程,所以最終決定搭兩晚在「南鞍營地」,隔天以輕裝方式來回白雪村(還是覺的很是很操啊~),這樣也有較多的時間可以一遊白雪村
為避免司機老爺們在體力操勞後仍需受連假塞車的精神之苦,這次還是一樣啟動接送服務,叫好接駁車後~準備上車出發囉!
【第一天】
2:30 新北出發,沒想到路況竟一路順暢,6:00出頭就抵達台21線草坪頭管制站,排隊等待7:00準時放行
抵新高山登山口(台18線,98.75K處),整裝時突然聽到有人喊魯蛋媽~不會吧!這麼巧,在此巧遇温家小隊(温爸他們要單攻白雪村,果然是勇腳夫妻,好強!)
8:00 新高山登山口是個很熱鬧的登山口(這裡可以走玉山林道/石山引水道/霞山鐵道路線),面對登山口取右線續行是我們這次行程路徑,沿著霞山線至南鞍營地經過山海圳的看板,這裡是山海圳的47終點(也是兒玉山下來的地方)
山海圳可由此進經兒玉山及東水山下特富野古道2.7K處
為了不耽誤温爸他們的單攻腳程,山海圳看板前互道加油後分頭前行
路徑上見到的獸骨
久違多時的重裝列車
隊伍魚貫的走在海拔2300公尺的山徑上
沿路上有蠻多的崩坍地形,大大小小應該也有個十來處吧
遇到崩坍地形隊伍就要拉開些距離,小心通過
有些崩坍處可過路徑的踏點狹小,要先抓好並留意重心的移轉去移動
而有多個崩坍處都已架有輔助繩
雖無大型的危險性崩坍地型且多數都有架繩,但走起來還是會有點壓力的,走了一段路後停下來喝口水喘口氣,順便欣賞一下山徑上的美麗松果
一路上霞山鐵道的遺蹟幾乎不見(相較於樂山鐵道來說差太多了,真的是少上太多太多了)
只有少數小規模傾倒廢棄的高架及枕木,遺落在路徑旁的鐵道小零件(可能是吧),還有舊鐵(林)道最常見的酒瓶能讓我們依稀想像
高繞地形自然也是不可免,而這裡的高繞就比樂山短不少
在這一路的上上下下之間,使用拉繩時務必先試拉確認後再拉緊,以避免因其的鬆動造成重心的不穩而發生危險
整個來說全線大多在平緩的杉木林裡行走,就如霞山舊鐵道火車於杉木林裡彎延駛過的景像(回不到過去,就用我們的想像力吧)
行經路徑上標示的獵寮
前方路基消失,一小段的高繞
再接回平緩的森林步道
這時千萬記得左右張望一下,會看到左邊有一小徑(順著小徑看過去有一開闊的平坦地)
順著小徑走過下去一看
有被集中堆放的酒瓶與瓷碗等的瓶瓶罐罐
看了一下標示,此處原來是林班工作站舊址。孩子們說:這裡感覺超讚的,那直接搭這三天啦。雖然這裡場地佳環境不錯(只差沒水源),但住在這三天也太久太廢了吧!
所以就在工作站舊址小休一會,感受一下它的美好後起身續行
再遇前方路基消失的一處高繞
路徑旁發現的一鏽蝕的鋤頭
持續過地形
路徑旁看起來應該是原路徑上的木橋也老早已毀損
接下來遇上的這一片滑坡,應是較大型的的塌坍點
在霞山鐵道上有幾處水源,但因中南部許久未下雨,所以幾乎乾枯或成了伏流水,記得上山前要問一下近期的水源狀況。因一早在接駁車上接到先前往的友人傳訊,原距離南鞍營地前200公尺的水源已乾枯,他們今天要下白雪村背水回來,所以我們提早於距離南鞍營地1.5公里處取水背過去
取水後順便用午餐,今日的午餐享用「麥當勞」,好呷
途中大家當議題討論起來,要是真的營地已無水是要下切白雪村背水回來,還是會選擇折回到這1.5公里取水呢?當然如果是順道要去白雪村可從白雪村背回來,要不然的話大家還是會選折回這取水,至少這1.5公里大都是腰繞路(有一處小崩坍處而己)。我們家老爺背了他最愛的紅貴賓6L/晏背4L/我則背了2L,頓時大家的背包都重了許多
路上出現高大的芒草
乾枯無水的溪溝
有人工開鑿痕跡的隘口石壁
南鞍營地前的最後一段崩坍地形
此溪溝一樣無水,遇到的協作表示這情況就需要往上爬才會有水(但要爬多高就不得而知)
過乾溪溝後再上攀往上
再遇一隘口
在杉木林路徑上出現了箭竹
12:40 抵達南鞍營地。環繞一圈營地無較平整的可紮營地,決定折回100公尺左右路徑上的凹處。先行整地將路徑上的箭竹疏整一下,再舖於預定要搭帳的位置,另外再搭個天幕增加庇護
認真協助疏整箭竹的孩子們
平坦舒適且避風的營位
再來就是自由活動時間了
小孩們已玩的不亦樂乎,只見老爺一直高舉著手~找網路在哪裡???訊號十分不穩定,但偶爾能用就還算不錯
沒過多久單攻的温家小隊已回程,怕他們回登山口摸黑只能在營位這簡單小聊一下
先一天來的琇惠晚一點也回到她的營位,她不止去了白雪村還去撿了霞山(強),果然平時持續有訓練的就是不一樣。看著她一直搬她的菜色過來,這會不會吃太好了~滿鍋的牛肉跟丸子,吃完後還問要不要雞湯,還有牛肉要不要再煮,再煮下去我看我們明天也不用爬了,真的就要直接在營位這耍廢了
突然看她手裡拿出一瓶蠻牛~~不會吧!看妳這麼嗨應該不需喝蠻牛啊~嘴角的揚起一抹微笑,嘿嘿!這可是蔡爸想念很久的「刺蔥酒」,很特別的味道
在外住一晚就為這美妙的時刻,深夜促談,聊天聊地~當然也聊八卦囉!
明天琇惠要再由南鞍營地出兒玉山O型,所以只小聊到八點多,然後大家熄燈休息去
【第二天】
真的非常舒適的營地,一直睡到六點鬧鐘響起才起床。約七點出發,出發到南鞍營地時琇惠他們正在整裝準備回程,互道再見..下回見
看來南鞍營地的朋友們已經先行出發,只有我們這隊悠閒的在走
沿白雪村的指標方向前進
從南鞍營地需先爬個100公尺左右上稜
上稜後有比較好走的一小段
經制高點
看見山谷裡的雲海
現在還能笑的出來,不錯喔!
各位腳上的剎車準備好了沒
讓我們從2408峰開始一路下降吧,陽光灑落在林間
沒想到才一轉彎,山嵐雲霧已至
這段的下降感覺就像走在森林防火巷中
路面不單是抓地力不好且很容易揚灰,兩側也無樹根或箭竹可供止滑或借力
終於走完第一階段,先下降到獵寮(約海拔2100),此處也是前往白雪村稜線路與腰繞路的交會處
一路陡下看似輕鬆其實不然,把握時間休息是肯定需要的
好讓腳下已冒煙的剎車休息一下,這林間因旱季而塵土飛揚的長距離陡降,要是雨天走應該會一路滑吧(不經想起那精彩的翻滾吧~四神湯)!繼續往下,來到地標之一:仙人掌樹(孩子說:這根本是火龍果吧)
再來有著大片蕨類的路徑
大自然的生命力
再來到大石洞
老爺說:這要是不小心可能就被大自然給吞了
另一個地標-化香嶺,陡度又再少了二分之一
根據昨天温爸說的當看到竹林就應該快到了
終於~終於看到村落了
9:40 來到海拔約1600左右的白雪村了
村落廣場上的百齡老梅樹映著滿是歲月歷史的房舍
感覺也快塌陷的愛玉架
來找找白雪公主吧,開始我們白雪村的巡禮!
拍拍村落裡留存的舊時物件
透過這些舊時的物件多少可感受村落的興衰起伏
房舍間的樹上掛著一個滿是彈孔的噴燈用卡式瓦斯罐(想必這是後來到訪者的傑作)
舊時的木板窗門,老式的古早吊秤,以及廣場上擺放曝曬著的獸骨
由獸骨上已滿是青苔來看,就知道放置已久
村落裡的舊建築(不知這是腦寮還是澡間)
目前保持尚可的舊房舍
就不知道目前這些殘存的房舍還能撐多久
過往的回憶(這棟看起來的感覺可能是村落作業的工寮)
在目前村落如此的情況,能想像百年前它的盛況嗎?
目前村落內已新舊時代物件器具混雜,這我們都無法參與及重現的百年歷史,只能各人遙想拼湊屬於自已心底的理想樣貌
來到村莊後方的楓林處,空地上有數張的小桌椅,剛好適合在此享用午餐
繞了一圈發現村落的樹上都纏繞有愛玉樹,而這幾個掉落在地的愛玉果實~真的可洗的出愛玉來嗎?
排骨爸說要下去博博猶溪取水處探訪,一看要再下切200(來回約30分鐘),我們其它人完全沒有想動的感覺!
於是為了看看人家口中的美景,認真的排骨爸只好獨自前往(只能說巧妙不同各有感受)
11:50 起身回程,看著絡繹不絕的山友,也許有對日治歷史的熱愛、新登山路線的嚐鮮、抑或是單純就跟網紅走,應該各有動身前來的想法及因素
想到回程將需一路陡上,不得不佩服重裝下白雪村宿營的山友們~辛苦了
陡上就讓我們啟動平穩的特慢車吧!慢慢一步一腳印的走上去
回程山嵐雲霧已散去,天空開了能遠眺群山,就讓美麗的風景伴著我們回程
但回程之路真的很陡
看我們兩批人的高低相對位置就知完全不唬人的,當偶有一段平緩路時真的會很感恩
最強的就屬這兩位小孩了,回程一路完全海放一票大人們
15:00 回到南鞍營地。沒想到回程竟然只花了3.5小時(4K,陡升800)~神奇
當看到我們的帳篷時,滿滿的感恩(好累啊~終於可以大休了)
感恩最好的方式就是,善加運用時間來場美味下午茶,第一天省用的水現在都拿出來用!先來鍋甜蜜山粉圓、再來塊滿口鮮味的月亮蝦餅、排骨爸加碼香味四溢個泡麵、就連高山茶也給它泡杯來,再這樣一路吃下去可能晚餐就不用吃了啦!
排骨爸使用最奢華的取暖法,其實是只剩一點的瓦斯想完全耗完順便的啦!
【第三天】
這天應該是最操的一天,因為將要沿著北霞山/東水山的稜線重裝回程。所以好友們我們真的不是耍廢團,我們也是有認真在爬山的啦。
這頭的回程我們有想過幾種走法,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種:從右直往北霞山處,不右轉而是左轉下特富野古道南端(可以看拉拉喀斯神木群),但因這不是大眾路線所以會需邊走邊找路喔!
第二種:經東水山後走塔特縱走下特富野古道2.7公里處,這途中會有幾個山頭要上上下下
第三種:正常大多數人走的O型路線,就是上北霞山/東水山/兒玉山回到新高山登山口
第四種:經北霞山/東水山/兒玉山叉路,下特富野古道北端自忠登山口,這也是我們這次回程走的路線
7:30 起登
經南鞍營地,右側有著指標(原來的指標物-大鐵桶被放倒了),循著「北霞山」方向前進
南鞍營地往北霞山算是傳統的登山路線,有時山徑窄小要小心走
經一彈性小木橋
終於見到霞山鐵道唯一存留的一段鐵軌,大概也只有它能證實霞山鐵道曾存在過吧
踏幅窄小的路徑
途中一處路面滑動不穩的地方,全段就只有這一小段,相比起前二天走的霞山線還算好走
來到拉拉喀斯神木群岔路口,遠方有個藍白布的獵寮(往此去這就是前面說的第一種走法)
往北霞山此時要選取右直上喔
沿途的巨木
造型萬千,各有風格
繼續往上,要上個100公尺左右
北霞山岔口就快到了
8:20 北霞山叉路,下重裝,前往三角點。此次行程中的第一顆山頭「北霞山」
北霞山上的魯蛋家
以及相伴而行的排骨家
三角點耍寶留念的晏
再來要上上下下三個鞍部
雖然不難走
一路重裝上上下下心中難免OOXX
遇第一個東水山的指標
因北霞山到東水山這段距離有點長,需要來點東西轉移對身體疲累的注意力
特別的樹瘤
每過一次箭竹海就要感動一下,因為穿過箭竹海就代表過了一個鞍
此時山林裡的光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這因空氣中的水霧反射陽光形成半透明的帶狀光帶,即是美麗而又迷人的耶穌光
再遇第二個東水山的指標,下個就會是我們的目的地
挺特別的樹牆,看似傾倒的樹牆卻在根部長出新生的高大樹木
看到箭竹隧道了吧!
東水山就在這頭等著你
11:30 來到東水山,這個行程的第二顆山頭,此處也是塔特縱走的岔路口,可以選從這邊下至特富野古道2.7K處(也就是前面說的第二種走法)
離開東水山續沿兒玉山的指標往前,再來的路徑比較平緩
12:35 在小孩的領頭之下,原本排骨爸估東水山到兒玉山岔路口要一個小時,結果只走40分鐘就到了
在此問孩子們:要上兒玉山嗎?不出預料一致的說~不用了!好吧,大放送一下,減碼~不上此山頭
過了兒玉山岔路口後就是一路的陡下至特富野古道。在老爺的帶領果然是飛奔而下,那之前的爬山怎麼都沒走的這麼認真啊?沒想到他淡淡的回應:我們爬山是看心情,不是單講速度的啦(暈倒)
有幾處落差大的陡下
通過時還是需要留意一下
攝影師雖然在前面一路衝,還不錯有記得要拍照的任務
13:30 回到特富野古道
終於回到平地(人間)了~YA!
特富野北端出口這真的在施工中,當在北霞山有山友告知北端在施工管制時還擔心會不會不給出,還好沒有
出北端自忠派出所登山口
喝點熱湯等接駁!回程孩子們說想吃牛排,所以我們特別進水里市區~享用牛排慶功宴,結束此次二二八連假的快樂山旅
# 這是一條有多元走法(多條路徑)具多項選擇(輕裝/重裝)(住一晚/住二晚),可依自家能力與狀況安排的路線
# 魯蛋家帶孩子爬山的初衷--帶著孩子全家在山林裡玩,所以為了讓這次久違一年後的首次重裝行程能成功,規劃這三天二夜的行程,分散此次爬山行程的強度,也幸好有志同道合步調相輔的親子家庭相伴,讓孩子們走的可以開心
# 白雪村,一個被網路炒紅的登山景點,說真的少了那麼點純粹及歷史與自然的靜謐,加上這陡下又陡上才能到達的地方,對我們家來說CP值真的不如想像中的高(或許我們家不是古道迷之故吧!)
# 在熱鬧的登山口,孩子們問:我們可以再走沒有人聲鼎沸的林道嗎? 這時,我們只能呼喚一下Ruby阿姨喔~
# 還好有老爺在搭營地點選擇的堅持,才能在人潮山林中享受到兩晚安靜的夜晚~真好!
# 沒有不好的行程,只要適合全家人的行程都是好行程~出發安排前先自我問一下,自家想要有怎樣的山旅,怎麼走大家才會走的開心,這樣就是一個成功的山旅~~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