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山旅的動力全為了追求換上美麗金黃衣裳的她
山毛櫸:又稱台灣水青岡,屬於冰河時期孑遺植物,分布於海拔1600-1800公尺之間,樹高可達20公尺以上,多生長於稜線,因結實率偏低種子不易發芽,為臺灣珍稀植物
之前曾看過太平山的大片山毛櫸群,這次轉移陣地來新竹的內鳥嘴山踩點
北得拉曼巨木群:北得拉曼是部落裡泰雅人視之為「聖域」的傳統狩獵領域,為全台灣海拔最低的檜木巨木群落。林相隨海拔高度,從人工造林地、天然闊葉林區及檜木林帶一路變化,多樣的植物孕育了豐富的動物生態,尤其是闊葉林中的飛鼠最常見,成為部落發展生態旅遊的要角,沿途有迴音谷、小瀑布等景點,1.6公里處下行往巨木群的步道為一循環線,沿途可欣賞四株紅檜巨木,號稱「四大天王」。祂們對魯蛋家來說有著不陌生的緣份
1)從沒有小孩...更沒有登山....只有年少時追尋瀑布的熱情,因一個迷航事件而走到了這裡,從此與其結下不解之緣!https://piping0213.pixnet.net/blog/post/242968760\
2)到有了小孩踏入親子露營後,再次帶著孩子們重訪舊地,那時孩子們的笑容真的天真可愛!https://piping0213.pixnet.net/blog/post/406646713\
3)開始登山後一直很想再訪的地方,但一想到滿滿的山友潮而卻步未行,趁著這次山毛櫸季節加深再訪的動力,果然辛苦後的回饋是甜美的
這次追求山毛櫸的路線規劃,從北得拉曼巨木登山口上至1.6K休息平台後,選擇直上至內鳥嘴山三角點,再沿著右線瀑布方向回到休息平台,再出登山口完成一個O型,此次行程不含休息(上山3小時+下山3小時)
出發前首先要找對登山口,記得跟谷歌小姐表示要前往「童話森林露營區」就會來到水田林道支線,現在林道路面舖設了水泥路面直至登山口,所以沒有以前一定需高底盤車才能到的不便,3K過後有二塊比較大的停車空間,林道旁也是能停車,但停車前務必考量其它車的車行空間,尤其更不要占用登山口指示牌前的迴轉空地,不要方便了自己而造成多數人的不便
林道旁的停車空間選停時要留意,因為有些泥巴地並不適合停車!鬆軟的泥地加上林道的水泥路面,高低不同的地面差容易發生輪胎打滑的冏境,此次就有山友遇上這樣的情況被困住,老爺雖協助其處理輪子打滑的情況,更是全力推車數次還是無法使其脫困,幸好此時遇到一組熱心山友下山,其車內也備有拖車繩才順利解決,所以要在泥地上停車時一定要多做考量
山友們分享這樣一圈走下來大概要七~八小時,想說七點多送孩子們上學後出發,應該九點左右就能起登吧!但沒有想到出發後高速公路的上班車潮,林道中遇上裝載斷木的大型卡車,抵達登山口時接駁車下客擋住無法回轉,以及協助山友處理輪胎打滑狀況...因為這樣七拖八拖...大概十點半左右才起登,加上現已算是冬令時間天黑的早其實蠻擔心時間!就定好折返的時間線,如時間內未走完就需折返,那就出發追山毛櫸囉
登山口起的路徑上滿是盤根錯節的樹根,一路緩坡而上
沿路每100公尺設有一里程樁,於里程500公尺後原始的樹根林道轉為木階步道
600公尺後的步道昔日稱為好漢坡,而這棵由步道往外橫生的樹,真的會讓人感到腳軟
就是沒有辦法像這位那麼的悠閒自在
繼續努力上行
北得拉曼步道維護的不錯,算是好走的林道
中途有貼心的休憩椅
轉彎處的展望點,今天的天氣陰沒辦法遠眺
有些較困難的地形也都有架繩,跟之前來比現在算已是十分好走了
迴音谷前的路徑指標
老爺念念不忘的迴音谷峭壁,復刻一下當年的照片
這就是步道上有名的迴音谷,對著山谷出聲,聲音就會回盪於山谷間
沿著峭壁旁的木階前進,腳踩的由第一次的二根木頭,第二次時的三根木頭,到現在已是穩實的木階梯,算是安全許多
迴音谷附近的巨石,看起來像不像張大嘴巴的鳥嘴
抬頭望月的白免,沿路充滿想像的動物型態巨石
努力直上的直陡木梯
上到木階梯頂,此時可選擇左上景觀台或者右繞往杜鵑林稜線,我們選擇右去左回
下完階梯後再上階梯
走上原具有彈性的杜鵑林稜線,不知是否多年來大量的山友行走於其上,那曾經是晏恩兩兄弟口中的彈跳地毯已不復見
來到步道1.6K巨木群環狀交叉點的休息平台(鳥嘴山與神木叉路口),因平台好多人在休息所以沒拍,接下來可選擇直上或右下走,我們將先直上再從右下那回程走一個O型
直上往內鳥嘴的方向
來到第一個叉路口(左叉是往那結山方向),右叉是內鳥嘴山方向
過這叉路口後,美景一幅接一幅
美麗的金黃美人-山毛櫸,我們來了
走了好久才看到妳,抱一下吧!
開始換上金黃衣裳的山毛櫸,超美的
山毛櫸樹高一般約20~30公尺,跟老爺聊到內鳥嘴這的山毛櫸夾雜在樹林中,不像太平山那樣大片生長在開闊稜線上的視覺盛況
但不論如何,她都是我們的心頭好
對向準備下山的山友每位都表示,再往上有著更大更美的山毛櫸
果然真的沒錯,沒有不像登山路上常聽到的"加油要到了"那句
要是此時能襯上藍天這景應當美爆了吧
不過說實在的,沒有遇上雨就要感謝老天爺了啦!
偶爾乍現的藍天自然是大家搶拍的時刻
見到這片黃金樹海~滿足
夾雜在步道上的一抺楓黃
這是漸漸變黃轉紅中的楓葉
登頂前不可免俗會有的箭竹海
穿越後,無法不發出..聲聲讚嘆
仰望美不勝收的山毛櫸
就連眨眼的時間都不願
續朝三角點前進
三角點前的天際金黃一片
內鳥嘴山(海拔1,749公尺):又稱尖石鳥嘴山 或北得拉曼山 ,有顆編號No.6285的三等三角點及頭前溪水源保護區基石
跟老爺說:你看看吧!今天請假跟我來是對的吧!不然你怎麼看的到這一片呢?
還見到三角點前的山毛櫸爺爺嗎?
首先吸引我們的是他超有型的樹形,往上一看發現原來他也是山毛櫸吔
坐在三角點前的樹下賞著美景配著午餐,美味滿分
還能趁著藍天乍現時搶拍一張
雖想在此多待一會再回程,但礙於時間有限,但再不動身下山時間壓力就更大了
耀眼後的落葉也有一種她的美
再見喔!期待下次與兒同行的再會
返回到步道上彷彿藝術品的樹牆
老爺還發現步道上的糞金龜啊!
回到叉路口,直行是原來時的上山路,左下是寫著陡峭濕滑的瀑布神木路徑
回程按預定的選走瀑布神木路徑而下
真的很陡峭要小心走,可拉拉繩或樹根慢慢小心下,幸好今天沒有假日的人潮,所以只有小塞了一會
濕滑的傾斜石壁,由石壁底及石塊間的路徑過較安全
神木瀑布路徑上的取水點
來到瀑布處,想當初第一次為了見她可是費了一番力氣
續行至一號神木,怎麼跟上回來時不太一樣啊
不用擔心往下來到正面,那熟悉的感覺就會回來
一號神木這可選擇折回瀑布與神木中間另個巨木群叉路回休憩平台,我們則是選擇續行往下,這方向會有岔路可前往2~4號神木,但不取,直接朝登山口走
回到休憩平台後霧氣已起,到稜線景觀處已是完全籠罩整個山頭
起霧的山徑走來要更加留意
走回階梯處
返回至步道1.5公里處
在此附近的此植物,聽山友說為臺灣瀕危植物,但名字一直完全想不起來,冏~
順利在天黑前回到登山口,由老爺在登山口為此次內鳥嘴追山毛櫸之行做結尾,但真是不好意思手抖了一下
YA!辛苦但大大滿足的山毛櫸之旅完成~超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