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混山:又名比亞山(海拔約1,541公尺),山頂有顆編號6270的三等三角點
大混山連走李棟山,是日據時代的隘勇線,沿途有駐在所也有砲台遺跡等豐富的歷史遺址
但因還要趕回家吃生日蛋糕(幾乎每年都一同過生日的三兄弟)
在時間的考量下只走到1616峰平台就折返,待下次再續...(此行上山約2.5小時/下山約2小時)
前往登山口導航可設「凌空廊道」,過了內灣往尖石方向,沿景觀餐廳「數碼天空」的指標前進
「數碼天空」對我們家來說又是一處充滿回憶的地方(https://piping0213.pixnet.net/blog/post/242969822),早在幾年前還沒開始爬山時曾經來過,只是那時不知道原來山頂還有條登山步道啊(當時可能也沒在留意這事啦)...
過數碼天空的大門後,直上山頂處就是凌空廊道。凌空廊道(海拔1220公尺):它位於那羅至煤源產業道路的制高點,視野極佳
廊道旁有規劃好的停車位(三個位置),或者再往前登山口路邊也能停幾台車(停放時要留意是否會影響其它車輛的行車)
8:40 出發,沿著產業道路往前
行抵登山口
往大混山的路徑,是典型中級山的山徑及林相
全線在綠意盎然的樹林裡
途中也有不算少數的開闊平台可休息
樹林下沉思的恩(想要送你老哥什麼禮物嗎?)
走起來蠻舒服的步道
沿路也看到歷史留下的痕跡(礙子有了,酒瓶也在樹叢中)
走上這條路線可要好好釋放你的五感
不止有遺址可見也有很多花草可以找
不同季節有著當季的花草
還有路徑上樹下的落果,老爺說它是杮子,但是這也太迷你了吧...
再往前瞧瞧還有什麼寶呢?讓我們走下去
還沒完成暖機的恩一路搖搖晃晃走著
嘿~這被咬食的是什麼的果實 ? 還有是誰咬食的? (老爺說應該是獼猴)
沿路一直想找個完整的果實瞧瞧,嘿...找到了,但是不知道它的身份?(這拍的也太不清楚啦~老爺)
樹林間斜射進來的光線
續行而上
路徑上就連如此迷你的果實你也能發現,老爺你走路都在看那啊?
綠牆上的一點紅,抬頭發現秋紅的季節到了
蜘蛛是中級山的裝飾藝術大師
發現這段石堆路段上的石頭都好巨大而且很平整,重點是很天然的感覺
進入杜鵑林稜線
美麗的光影大作
充滿多樣性的中級山路線
嘿~笑一個嘛....恩
這條路線上有很多叉路可做不一樣的路徑變化,下次可以試試別條路線
繼續往大混山方向前進
滿好走的山徑
這條應該算是熱門的中級山路線,沿路遇到多組的登山朋友們
倒臥藏身草叢中的大鐵管不知道做什麼用的,兩兄弟猜是油管?是嗎?應該不可能吧,水管還比較可能
來到三叉路,老爺坐的背後方向(回程用午餐時補拍的),直行往李棟山
往右上行,則為觀景台
景觀台上取景的老爺
大混山觀景台寫著可眺望大霸尖山(但被雲霧給遮住了,望不到大霸),這邊看到的山頭應該是雪山的稜線
往左陡上即為大混山三角點
10:10 大混山
大混山山頂樹林環繞,無展望
三角點照就留給耍寶的老爺
酷酷寶的恩
怎麼正經八百的晏
他們說:來大混山不是來混的嗎?那就應該在山頂混完就下山啊~~
但我們如果往李棟山走的話,還要很久吔,沒辦法給你們在大混山這混啦
接回三叉路直行路段後,遇上一大片的石堆駁坎
開鑿鋪設的石板階梯
就這麼的一小段
大混山至李崠山這段是日據時期的隘勇線,也是全線精華的路段
繼續前行尋寶,很特別的花還是草
很特別的一段路,就這樣一小段在矮短的竹林旁
雖然上上下下但都是緩坡,真的算好走的山徑
路徑上飄落的楓紅
抬頭望是一片的秋紅,秋天真的到了
一路上少見的長陡坡
11:00 1616峰平台,平整寬廣舒適
可展望群山
11:10 小休後折返回程
此處應該會有朋友背上來住一晚吧!
回程,夾道的大片杜鵑林,相信杜鵑花開時這應該會美不勝收吧!
現不是杜鵑花的李節,倒是芙蓉花的季節~沿路滿地
繼續前行
鋪滿落葉的路徑
美麗的稜線
抬頭往上望,果然是滿滿秋意
回到駁坎處,找個麻豆拍一下
過右叉大混山處,這次不再繞上山頭,直行
11:40 三叉路,用午餐
12:00 離開
在經過了竹子林路段後
就將回到登山口
最後上行一段產業道路
13:00 回到凌空廊道~結束這次大混山之行,未竟的李棟山,就讓我們再找別的路線再往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