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受陳小弟一家邀約到北海岸做初體驗,手上拿著這長長的竿子是要體驗什麼呢?
這體驗是釣螃蟹啦
享用美味的螃蟹前(都還不知釣不釣的到)當然要安排具消耗熱量的行程,其實也不是多麼操的路線,就順路簡單先來走走鼻頭角步道吧!
鼻頭角步道可將車停在鼻頭漁港收費停車場或濱海公路路邊可停車處(不要違停),停好車後出發
朝鼻頭國小方向前進,鼻頭國小並未開放停車,千萬不要將車開上去
北海岸的百合沿路都可見盛開,鼻頭國小前的大隊人馬! 看來大家應該都憋久了,不過仍要保持社交距離
所以先在車道轉彎處停留一下,待大隊人馬拍完照出發後再往前
目前因疫情期間,校園不開放進入參觀,就在有特色的校門前拍照
校園內的景象只能遠望,這國小旁邊就有著美麗的海景,上起學來應該格外有勁,但秋冬吹起東北季風可就是全然不同的感受吧
沿著學校圍牆旁的步道往上
為了跟大批人潮保持距離,所以不是需停下腳步稍待
步道上有相關的植物生態介紹,細心的留意都可以發現這些植物
步道伴著海岸線而行,視野自然是十分遼闊
要是天氣再好一些,應該可以看的更遠吧!
原想說不跟隨大批人群走一樣的路線,來走個大外圈往燈塔方向好了,但發現燈塔步道已是禁止通行的
所以只好跟隨人群往稜谷線步道前進
可以前往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重新打扮過的聽濤營區(過去是海軍陸戰隊衛守基地)
變身馬卡龍迷彩的營區(目前已有咖啡廳經營)
遠眺整個座落於山谷間的營區,而上方山頭的是雷達站
爬升至稜線高點
這稜線路徑彷彿萬里長城,更可遠眺無敵海景
就假想走上萬里長城吧
稜線最高處的燈塔用地,有著360度無死角的視野
望看遠方海面上的小船
離開燈塔用地後,先下後上至涼亭處
輕鬆好步的步道,所以幾個小孩一路上嘰嘰喳喳聊不停
就連大白斑蝶都加入這趟旅程
在稜線最高點的涼亭旁一路循階梯而下,最終進入漁港社區
可見因近來此景點之熱,大批遊客當下到漁村可能都太開心,造成漁村當地居民的困擾,所以在石階上有著無言的抗議(因為是社區,進入時真的要避免大聲喧鬧)
今日的天氣也蠻適合輕旅行,離開鼻頭角步道後,就沿著濱海公路來到-卯澳漁港
漁港有著魚類介紹及詩人船長詩作的彩繪牆面,另外就是此處知名的石砌樓房的遺蹟
接著來到自行車最流行的四極點之一:極東點,在這新建了一個極東公園以及充滿金屬感的極東小屋
一直陰霾的天空開始飄起雨絲,陳小弟想說去走草嶺隧道就不會淋雨,結果隧道假日行人禁止進入~哈哈,只好尷尬的在隧道口拍張照
那就換個有雨棚的點,到大里國小風雨操場打打球吧!
好好滿足小孩們一直想打球的心情
籃球鬥牛廝殺結束,返回小舅媽位在海邊的家,就見她忙進忙出的搬出一排的竹竿,我們好奇這些是要做什麼用的?
原來這些竹竿是釣螃蟹的用具,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種的活動事前的準備都是很重要的,也會大大影響對該活動的成果及體驗的感愛受差異,準備好那我們就出發吧
經自行車草嶺環線07.0的護欄缺口下去
此次釣螃蟹的體驗就在這片海岸礁石處進行
那就Let's Go~~,開始動手
先來處理做為誘餌的餌料,感覺跟浪花蟹的誘餌原理差不多(畢竟都是蟹族),就是選用腥味較重的魚肉(只是放置的方式不同),魚肉裁剪成條狀後外加密網完整包覆,最後再用竹竿上的預留的釣線繫緊
大人忙著處理釣餌,小孩則是自顧在礁岩上東翻西找,發現了海洋生物-陽燧足及一不知名的螺
海洋生物-陽燧足,有參加過潮間帶導覽的朋友應該不陌生才對(俗稱「海蜈蚣」,是海星的近親)
釣手上場
小孩自然的自行成對分組,禹諾與晏自成一組
而恩霆哥跟恩一組,這雙恩組看來應屬於悠閒組,望著其它組陸續開始有些動靜,但他們就是一路靜悄悄的,最後兩人索性坐在礁石上休息
其實所有的人就屬這位最認真
看著海浪拍打岩岸捲起陣陣浪花,剎是美麗
藏身於礁岩內的螃蟹,在聞道餌的味道後就會乘著浪花現身
一開始因不熟方式故僅零星的成果,但老爺不知用何方式釣上一隻錢鰻~這下發了(有錢~好預兆)
漸漸熟悉作釣方式後,大家也開始認真起來,收穫也陸續的有些成績
恩果然是聰明的,跟著他爸一定會有收穫的啊
果然沒多久就釣到第一隻螃蟹
釣螃蟹除了餌放置的點要稍為思考一下外,最難的應該是手上竿子的重量(尤其對小孩來說),而且釣中的螃蟹蠻常在起竿的拉扯中就落地溜走,老爺笑說:跑掉的比釣上來的多(所以釣螃蟹要眼明手快,其實二人一組是最好)
而這位更是聰明,他說:因為鰻有可能會跑掉,所以要負責看住牠
前方不時傳來:桶子哩,快把桶子送過來
又進帳一隻
簡單分享一下釣螃蟹的方法,尋找會被上來的浪沖刷到的礁石,然後將釣餌抛投到理想的位置,拍岸的浪花會將餌的氣味帶出去,躲在岩洞的螃蟹當聞到氣味後就會乘浪現身,待現身的螃蟹開心大塊朵頤一陣後抓準時機起竿,還記得之前在備餌時有看到在外面包覆一圈的密網嗎(這就是包覆密網的用途),螃蟹在慌張時腳會纏住密網而不易脫身,最後只要萬事具備就可以釣起一隻隻的螃蟹
今日的收穫開始漸入佳境
天才小釣手的夥伴換手
晏一登場,果然帶來新的收穫
但因上門的螃蟹三三兩兩,加上竿子的重量他們真的拿不久,所以兩兄弟決定轉職去,不當釣魚人改當採蚵(螺)人
採螺去,一下就採集到不少
隨手採個鮮蚵嚐嚐
海味滿滿甘甜肥美的鮮蚵~讚啦
認真在各處採集螺的兩兄弟
哇,小舅媽在岩縫中發現一顆寶螺(看這花色應該是龜甲寶螺)
這美麗的寶螺緊緊吸附在海岩縫洞裡,看的到採集不到
最後一竿的收穫囉
整理好釣具裝備及環境,收工
帶上滿足的笑容回程
看來今天晚餐就是這些海味了(這些棲息在岩礁或珊瑚礁潮間帶,以藻類為食的螃蟹,是被統稱為「白底蟹」的【無斑斜紋蟹】和【鱗形斜紋蟹】,每年4~5月這段期間最是肥美)
錢鰻回家實量長45公分,陳小弟說野生的來說算是大隻的,沒料理過鰻不知如何下手,還特地google看怎麼處理及料理,感覺果然不是件簡單的事
最後選擇相對簡單的燉煮料理,希望可以成功
螃蟹就配上蔥蒜再加點辣椒快炒上桌。不要看這蟹外型不起眼、吃起來肉也不多,但在老饕眼中卻是一股特殊風味,聽說整隻煮粥更是一絕,下次有機會再來試試是否真是如此
十分好吃夠味的一桌海味,想吃鰻魚應該要先學一下如何去刺,雖然野生的鰻本就可遇不可求,但還是希望下次能釣到更大隻的啦
想人想體驗釣螃蟹嗎? 夏天快來了,快約我們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