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木環視可見,林相多樣豐富,路徑多元有趣,坦白來說是條有辛苦到的路線,但肯定會是讓我們回味無窮的山野之旅
看,就算是雨天走在魔法森林裡還可如此開心的晏,應可做為此行最佳的註解
全程走在神木的領域裡,處處可見高俊挺拔的樹爺爺,司馬庫斯神木群:台灣著名的泰雅族部落,早年擁有「黑色部落」之稱,因位處偏遠長年交通不便,而造就一個遺世獨立的部落與巨木生態,後因神木群的發現成尋幽訪勝的「上帝的部落」。沿途除最有名的大老爺神木外,還可見到不太容易見著的二老爺及三老爺神木,甚至是更多更巨大的神木群
此外,更巧遇台灣一葉蘭:國際間享有盛名之野生蘭花,常出現在台灣山區盛行雲霧之檜木林或常綠闊葉樹林,著生於林緣或林外之峭壁岩石表面,並有蘚苔植物相伴
還能跟水晶蘭打聲招呼,水晶蘭:台灣分布於海拔1,000~3,000公尺左右之成熟森林內,常見於冷涼潮濕的原始針闊葉混合林落葉堆積深厚之處
於古道最高點稜線俯瞰鴛鴦湖:位於新竹、桃園及宜蘭縣交界處的深山嶺脈上,是一個高山橫嶺夾抱的狹長水域,湖面海拔為1,670m,東西長約700公尺,西部較寬處近200公尺,東側較窄僅10餘公尺,最深處約有15公尺,湖水清澈景緻清麗;民國75年農委會公告為「鴛鴦湖自然保留區」,目前由退輔會的森林保育處負責管理,除非學術研究,一般民眾不得其門而入,這條路線雖是出鴛鴦湖,但實際只是借其前段林道出而非經由湖區而出,所以完全看不到湖更不可能環湖,就只能在路徑的高處遠觀
有夢幻名字的營地- 雪白營地:海拔約2,050公尺,有上中下三層營地,距營地約5公鐘路程(為山徑)有一檜木水源(水源不大且不穩定,行前建議詢問此處水源狀況會比較好)
順登雪白山 :又名泰矢生山,海拔2,444公尺,二等三角點,位於新竹尖石鄉與桃園復興鄉交界,基石在樹林內無展望,有岔路可下嘎拉賀部落,為桃園縣最高峰
及腰繞經西丘斯山,海拔2,427公尺,有一森林三角點,此次因考量時間及路徑安排故未登此山。下圖為行進途中回拍其山勢
【司馬庫斯越嶺古道】:東起宜蘭縣大同鄉蘭陽溪畔,西至新竹縣尖石鄉泰崗溪左岸,為百年前泰雅亞族金那吉群與溪頭群遊獵往來走出來的越嶺山道,這次以司馬庫斯部落為西端入口,古道東端為鴛鴦湖北側的100線林道16.3K,再經由100林道管制站出,此就是本次我們的山野之旅
行程除需辦理入山證外,需向退輔會森保處申請100林道借道證,接駁車輛才能依借道證,借道證申請可參考:https://piping0213.pixnet.net/blog/post/467120321
司馬庫斯一個我們家不陌生的地方,想起剛接觸露營時(https://piping0213.pixnet.net/blog/post/370494893),老爺不畏車程辛苦,千里迢迢帶著我們到這原始的部落露營,那時只知道~喔!司馬庫斯有個有名的神木群,記得當時光是走個神木群就已累到歪腰
事隔兩年後又再一次到司馬庫斯部落露營(https://piping0213.pixnet.net/blog/post/449982050 ),這次終於走趟神木群不再那麼的累喘虛虛,也因為沿路上看到一群背著重裝的山友走過身旁,好奇的問:你們要去哪裡啊? 得到的回答是-雪白營地(感覺好夢幻的名字),一個聽都沒聽過的地方,想說有時間跟上去看看好了,沒想到走上去的山徑幾乎算是障礙賽等級,覺的那些人頭殼是壞掉了嗎? 背著如此的重裝爬這麼陡的山徑,那個地方有那麼有吸引力嗎?
當時因為山徑之陡加上時間考量,走到二老爺神木再往上一些的拉繩陡上處就折返回營區
其實於兩年前那趟露營的回程就種下了此行的種子,爬文發現這條路線竟是條經典路線,尤其還可以看到很美的鴛鴦湖(雖然只能遠觀),但也因其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就一直放在口袋名單中,此次有幸與同樣對此路線有興趣的家庭相約同行,今天就來換我們頭殼壞掉
此次同行家庭有:我們魯蛋家(二大二小-晏&恩)、李家小隊:排骨家(一大一小-排骨)、殷家小隊:琇惠家(一大二小-學長皓&翔)及陽光小隊:Ruby家(二大二小-柚子&桐桐)
此行的預計行程 / 實際行程:
D1(3/1) 6:00第一站接駁→預計10:00前抵司馬庫斯→10:00 起登→13:00 神木前叉路→17:00二溪匯流口 / 6:00第一站接駁→10:30抵司馬庫斯→10:45起登→13:30抵神木前叉路,因故迫降神木前叉路平台
D2(3/2) 7:00出發→雪白營地(如果到的時間早就去雪白山) / 5:00起床→7:30出發→12:13抵雪白營地(午餐)→13:40出發雪白山→15:00抵雪白山→15:30回程→16:20抵雪白營地
D3(3/3) 7:00出發→17:00 抵15K接駁點 / 5:00起床→7:00出發→16:55抵100林道15K接駁點
行程里程:巨木登山口-神木叉 5K (平緩) / 神木叉-雪白營地 4.7K(陡上600公尺) / 雪白山單程1.5K(陡上250公尺) / 雪白營地-越嶺古道最高點(陡上150公尺)-俯看鴛鴦湖-探究魔法森林-出100林道16.3K處-(陡下600公尺)100林道15K接駁車上車處 5.8K+1.3K
【感謝排骨爸支援此行的高度圖】
【第一天】
6:00 第一站接駁,6:30上國道3號,下關西交流道往內灣方向,經宇老與另一台接駁車會合後進入司馬庫斯產業道路(顛簸的15K)。現行的巨木群登山口已有專屬停車場(往於迦南小屋),真的方便許多
10:30 抵司馬庫斯巨木群登山口停車場,感謝接駁大哥拍下出發前的大合照
10:45 於巨木群登山口拍照後起登
沿著熟悉的登山步道前行
經一小段路後會接到舊的巨木群登山口
由此出發到巨木群環線叉口,路程5公里
步道多數時間都走在林間,有時可展望塔克金溪谷,而這時節更有未謝的櫻花相伴
這5K步道一路上偶有起伏,但整個來說是好走的
0.5K過後於木牌後可下繞往味道溪(Gong Sknux)的司立富瀑布不取,繼續往前,事隔兩年再訪發現步道上多了數座新橋,且橋兩側都加了竹籬芭,完全是不同的風味
此處是天空之城(景觀廁所)前一乾溪溝
到此孩子們已紛紛在喊餓,所以在此用午餐,琇惠幫我們家準備的雞腿飯糰~好呷喔,感謝好手藝
此時恩拿出排骨爸的贈禮-手持GPS-extrex 30,跟著它的原主人排骨及熟悉GPS使用的學長學習一下(老爺看起來也需要)
吃飽有體力,一群小孩就跑上乾溪頂玩耍去,在下方曬著暖暖冬陽好像應該睡個午覺才對
但這才是這趟旅程的開端,不要再玩囉繼續行程! 步道上最熟悉的王座,永遠吸引恩的眼光
13:30 抵巨木群環狀叉路
巨木群環狀路線採逆時針方向走會較輕鬆,因行程之故明天只會走到大老爺神木(7號巨木),無法將全數巨木群的九棵都看到,未曾來過司馬庫斯的夥伴想完整的走一圈看看這些巨木,叉路處將背上的重裝卸下換輕裝環巨木群
環完巨木群返回到叉路口,小孩們看到有溪
一個接一個的直往溪底跑,在旁的大人也悠閒的小瞇了一會
只有Ruby阿姨的午茶時間-鬆餅,才能吸引他們離開溪邊上來
排骨爸的地墊是拿出來充當野餐墊,好讓小孩們有塊空間可以玩,老爺跟小少爺那不是讓你們睡午覺的啦
地墊就成了小孩們的遊戲天堂
原預計要推進至雙溪匯流口搭營,但因小孩們沒留意到時間玩過頭,討論各種的可能的替代方案後,迫降神木前叉路平台應該是最好的選擇(此處非可搭營處),故低調的待遊客都離開後再簡易搭營。此時的天色已漸暗來準備晚餐吧,今晚菜色-鮭魚炊飯/燻雞炒小黃瓜/虱目魚肚湯
最佳的幫手仍舊是愛料理的恩
黑夜裡的一盞燈火,晚安囉
【第二天】
5:00 起床,手忙腳亂的在收帳中
準備出發,登山最重要的夥伴之一-長凳上的背包群
出發前的合照
7:30 出發,孩子們加油囉,今天第一段目標是走4.7公里,並陡上600公尺至雪白營地
先從巨木群環狀右邊進入(一樣逆時針走),過昨天下溪處的木橋
再沿著巨木1..2...3...4...5...6...7 前進
來到巨木7即為大老爺神木,是巨木的紅檜,司馬庫斯人稱為Yaya Qparung,Yaya是泰雅語媽媽的意思,Qparung則是泰雅語的檜木,因母親孕育生命很偉大,故巨木群中最大的7號巨木,就如同母親般的偉大,故將其命名為Yaya Qparun
沿大老爺神木的環形石階往上
來到大老爺神木的背面,接著將進入古道前往期待的旅程
7:40 古道路徑就在大老爺神木後方,出發吧! 再來才是真正的挑戰
這一段的林相比較混雜,另外就是一路的陡上
不過路徑算清楚,跟著各色的登山布條走就沒問題
古道下方看到的溪流是泰崗溪
再來的路徑除了陡上外,漸漸出現需高抬腿的踏點,要跨過的倒木,需留意的大量樹根,就好比一場500米的障礙賽
高抬腿的踏點,考驗大腿的肌力
同時也檢驗攀爬手點的選擇及臂力
行進隊伍的領隊是排骨爸,隨時回頭指導小孩們對抓點及踩點的選擇,這也是親子登山中蠻重要的一環
這一段不論是抓著樹根往上
或是翻跨倒木,當走完這整趟旅程後會發現這裡只是小case
途中不時可見巨型的倒木
常吸引著小孩們的目光,探索那巨大的身軀
沿途也都是美麗的景色
森林裡每一隅,都讓我們有猶如身處阿凡達世界的感覺
前方是何人擋路呢? 恩說:寶可夢裡的基格爾德(誰啊? 我不認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問一下谷歌大神,看像不像)
8:45 抵達雙溪匯流處的溪谷,取水兼小休
在這雙溪匯流口各家進行取水,雖然雪白營地附近有水源,但屬於不穩定水源,保險起見還是決定背水上雪白營地
為了消除背水的辛苦感,父子倆將紅色水袋暱稱為-紅貴賓(透過有趣的言語,也是轉化辛苦的一種方式),六公升水袋重量也差不多就六公斤吧! 真是辛苦家中的揹工,連同我背包裡二公升的礦泉水,這次我們家共背八公升的水上雪白營地
取好水後,背包再次上肩
繼續我們的旅程,過溪後沿著左側溪口往上溯
右側上切接回古道(上切處是一棵大樹)
路徑仍舊是清楚可辨的
9:30 來到二老爺神木,不要誤會那隻手指頭是攝影師的失誤,是因柚子哥建議攝影師可將手指入鏡,這樣就會算是全員入鏡的團拍照
兩年後真的踏上這條帶點夢幻的經典路線
這是條在心中真想了很久的路線,一家人一同踏上這,真的很開心
過二老爺神木後繼續往上,接下來才是艱辛的開始
就是一路只能仰望的陡上
除了仰望,沒別的,仍舊是仰望(看照片怎麼覺的完全沒那感覺?????)
此段拉繩的結繩處,就是兩年前我們折返的地方
這有紀念性的地方說什麼也要留影一下
繼續的拉繩陡上~加油
一步步努力往上呀
總是會有出頭天的時侯
接上一段腰繞路徑(為平緩的路徑~算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再來會下切至乾溪溝,大家一路在找三老爺神木(畢竟我們沒人見過祂),前面的那棵是祂嗎? 那可不
回拍的剪影照,有那要的氛圍
10:47 乾溪溝,小休
所謂: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蹲下只為跳的更高,每次的小休就是準備面對接下來的挑戰,看看排骨爸身後那面山壁
沒錯,再來的路徑在那山壁上,幾乎就是個近70度的抖~抖~抖上
前段還是那種較鬆軟的滑動地質(本身最怕那種感覺)
再上攀一小段岩壁(約200公分,有拉繩輔助亦有窄小踏點)
再橫切
下圖會更清楚這一段的狀況,上來後的橫切處踩點約一個腳掌寛,踏點在轉換時需要留意一下,因為旁邊就是剛才那個乾溪溝
上來後往下取景,大致的情況就是這樣,由乾溪溝往上看時覺的很危險,實際上來後仍有其風險性,但不像由下往上看那般的驚心,基本上過此處就是小心謹慎,畢竟旁邊就是一路下去的乾溪溝
繼續腰繞,遇一中空如愛心的大型倒木,在這的倒木似乎都是大自然的裝置藝術
沒錯,陌生的三老爺神木就在眼前
隱身的攝影師難得獨自現身,說什麼這張也一定要放(為了爾後大家的美照~~哈)
這一路上常組隊同行的三人組
學長,柚子跟晏年紀相近,所以很有話好聊
整條古道就是如此的豐富,不論是路徑,不論是林相,甚至是各形式的倒木或松蘿
走累了,就席地而坐
12:13 終於抵達今天第一段的目標-雪白營地
雪白營地有三層,下層最大一般商業團會紮在這層,同時往雪白山的登山口也在這;中層腹地次大呈現狹長型;上層腹地最小,同時也是往鴛鴦湖及檜木水源取水方向
各家選好紮營營位,開始搭設今日的戶外城堡
上層因腹地不大加上地面有不少樹根及石塊,所以只能我們家跟排骨家選在上層,Ruby家及琇惠家則改選搭在中層,各家分工進行搭帳的搭帳,負責午餐的則是開始料理起來
午餐是會一定感覺吃不完的雞三寶冬粉,感謝Ruby家送來加菜的叉燒肉
午餐吃飽飽後,決定分三隊(登雪白山組、起火組及取水組)結果,只剩排骨爸一人為取水及睡覺組,其餘整裝出發往雪白山囉
13:40 雪白山登山口前拍照後,起登
一開始就不囉嗦直接來個45度的陡上(一路到雪白山及西丘斯叉路口)
很認真的孩子們
來到雪白山及西丘斯山叉路口(因西丘斯山相較之下難走,加上時間無法兩顆都走,所以這次選擇只走雪白山)
行前排骨爸估雪白山來回四小時,不知道孩子們能在時間內完成嗎?
雪白山也不是個軟柿子,單程1.5k需陡上250公尺
同時午後雪霧也飄起
雪白山這也是巨木林立,雖然不及司馬庫斯那般的巨大
同時路徑上的林木也是附滿松蘿,形成一片的綠海
走過宛如日式暖簾的松蘿,小小暖簾後面,是美食,是美物?
沿路可愛的排骨一直唸不該跟來的,他應該選擇取水組,因為他肚子餓了
路徑上除了形成綠海的松蘿,也有大片的針葉地毯,走在上面就是舒服
迷漫的山嵐霧氣,更增添雪白山的神秘感
仍舊走在一起的三人組
森林裡的隨意一隅,都值得細細欣賞及玩味
旅程中唯三的美女媽媽們
15:00 抵雪白山
上山費時1.5小時,拍照後於山頂休息吃點東西補充體力,當我拿出蘋果時大家笑的很開心,沒想到小孩們都知道老爺八大秀那顆蘋果的故事,所以不是蘋果好吃是故事好笑
15:30 回程
回程孩子群在學長的帶領下全跑了,只留下晏跟著我們大人慢慢走
這場景像極被八腳怪包圍的海底世界
沒想到這群小孩記起我說要找點拍照,停下來等我們
來個米Q阿姨家的招牌動作,送給她
開始飄起陣陣雨霧,趕緊趕路下山
超大的樹牆,也像個藝術品
走在充滿迷幻感的森林裡
回到營地仍是一地乾爽,幸好那霧雨停留在雪白山上
16:20 返抵雪白營地,下山神速的只花一個小時,應該為了Ruby阿姨的下午茶吧!
此時的下層營地已有大隊入駐紮營,原來是登山前輩帶領的登山隊,十分難得的機會邀前輩一同合影
回到我們上層的戶外小窩
此時剛好有道光線灑進營地,加上在林間嬉戲的雲霧,營造出名副其實的夢幻營地
超夢幻的五星級營地
夕陽乍現
縱橫山林的小壽司
最吸引小孩的午茶時光再現-今天除了鬆餅還有麻糬(看來Ruby阿姨的背包裡都是好料)
真是好吃,尤其在野外可以吃到這些美食
再來杯悠閒的下午茶
準備晚餐囉:香腸炊飯/金沙筊白筍/貢丸玉米菜心湯
小孩們看到營地有舊火堆一直問能升火嗎? 那就請先清理好地面挖個火坑再升吧!
想說空氣中的水氣蠻重,加上柴火也都蠻潮濕,要升起火來應該難度不小,能在這些不怎麼乾的柴火下,讓他們升起火來,也只能說:厲害
晚上有了這堆火,不只可以烤烤火暖暖身子,還能順便烤一下鹹魚,真的是一舉兩得啊
寧靜的夜晚IN 雪白營地
【第三天】
5:00 起床,大約6:30下層營地的登山隊已先行開拔出發
今日收拾裝備動作迅速,為何此時大家都笑的那麼開懷? 因為大家在捉弄第一天賴床的學長,今天他有按時起床,所以大家一起跟他問聲"學長-早"
7:00 營地拍張出發前合照,出發
今天行程的第一個目標點,需先陡上150公尺至古道最高點
最後這天的行程由雪白營地至100號林道,一路的路徑大家心中多少有個底,路徑溼滑不說也將會有更多的倒木,但沒想到才離開營地不久,就接連遇上數個不太好過的點
樹面溼滑踏點不明,橫檔路徑的大型倒木
小孩不時圍著排骨爸關心行程進度
經檜木水源地
水源位在大紅檜根部的一個水漥,水是用滴的方式匯集而成,所以水量並不大但水質蠻乾淨
過水源處是第一個明顯的陡上
一處展望點,可望見大霸群峰與雪山部份的聖稜線
這是一個U型的路徑,為另一個比較不好走的點,前段的踏點窄小難踏,甚至需仰賴些臂力的協助通過,後段路徑仍是窄小且一側同樣是很深的滑坡,需要比較小心些
過了U型路徑處,繼續前進
這根倒木是要我們怎麼過啊! 小小孩靈巧的就輕鬆鑽過去,大人怎麼辨? 只好展示各式匍伏前進的姿態
有些點必須手腳併用
亂石倒木的陡上路徑
樹林間的展望點
路徑上有一長段會走在視野空曠處,仍可見大霸段的聖稜線及回望昨天登頂的雪白山
兩位小四生翔跟恩都走在排骨爸後面,每當有障礙點在前面,翔通過後都會回頭拉恩一把,很棒的表現
走了一長段,累了~小休
開始要游箭竹海
在這箭竹海中發現山林裡的白色小精靈-水晶蘭
年紀最小的桐桐表現超棒der
臭屁雙人組只會在後面耍寶
鑽過比人高的箭竹海,林相轉為大片的杜鵑林
人小志氣高雙人組
休息,補充一下體力
穿過這片箭竹後即將是古道最高點
古道最高點
準備開始一路下坡囉
大家駐足在此是發現了什麼美景?
是群山峻嶺之美
還是那山谷間的鴛鴦湖
於古道最高點首見幽靜的鴛鴦湖
下坡路徑一樣溼滑難行
此處為古道登西丘斯捷徑登山口(可能走這上西丘斯的人不多,以至於完全看不出路徑,需靠GPS來辨識)
晏身後的就是西丘斯山
西丘斯後的路段是一段很好的展望點(此處有微弱的訊號)
一路來到觀湖展望處,大家搶拍那難見的鴛鴦湖身影
終於親眼見到妳-鴛鴦湖
多個角度遠近面貌的妳,希望有天能到妳的身旁環繞
繼續鑽倒木跨樹牆,下圖右下角GPS標示叫檜木墳場的點,路過那真的可以聞到陣陣檜木香味
過獨木橋
續行至下一個展望點,此處僅能透過樹林看到她,展望不佳,沒想到開始下起雨來
續行後巧遇早開的森氏杜鵑
她的花期應該在兩個月後,沒想到在這已能看到她
再遇溼滑傾斜倒木
隊伍魚貫而行
需拉繩過的濕滑乾溪溝
原本踏點就陡滑,再加上雨勢自然是更不好過
11:50 倒木營地,避雨休息用午餐
用完餐後雨勢仍下著,套上雨褲以利後段路徑的行走,出發
雨勢一路忽大忽小,但大部份時間都走在樹林裡,所以感受到的雨勢不如實際的大
雖然如此,但路徑因下雨變的濕滑,倒木樹根就更不用說了
踩踏於其上真的要更小心
沒想到小孩在雨中玩的更開心
而也因這場雨,山林中的綠呈現另一種的樣貌
小孩們踏著輕快步伐走著
整個森林好像就是他們的遊樂場,大人紛紛喊苦的障礙物,對他們也只像個簡單的趣味遊戲
這裡是鴛鴦湖叉路口(明顯的就是出現樹幹上纏有黃色圈),鴛鴦湖為管制區域,所以千萬不要任意前往,避免為自己或是團體造成困擾
不知道這次夥伴們一路走到這的感想是什麼? 是已意猶未盡還是真的頭殼壞去
沿途欣賞林間的花草植物及景緻,是紓緩長時間行走身體產生疲憊感的良方
更深入魔法森林的場域
真的好想再多做停留,深深感受她的魔法
晏記得在浸水營古道被他爸笑不夠高,所以戴不到皇冠一事,那現在這樣總行了吧!
歡迎夥伴們一起進入魔法森林感愛大自然的魔力
陽光小隊-活潑健談的柚子,可愛的桐桐
殷小隊-愛開玩笑的學長,少了入鏡要看心情的翔
李家小隊-樂於分享美食好物的排骨
以及我們魯蛋家
大家一起繼續同遊綠海吧
這時最愛東張西望的老爺,在邊坡上又發現一株白的晶瑩剔透的水晶蘭
魔法森林裡仍舊有數個需要攀附而下或上攀的地方
隊伍最前方的排骨爸此時突然一聲-一葉蘭,頓時讓大家的精神為之一振
天啊,每回爬山都有意無意的想巧遇野生蘭花,沒想到竟可以在這巧遇這位嬌客
真的超開心的啦(老爺說那不用去阿里山了Orz)
恩與野生一葉蘭合影
前方是地衣苔蘚構成的大片黃綠地毯,一整片都是,真的超美
這麼美麗的地方,怎能不拍張照
老爺說排骨爸無論如何在此地一定要留個紀念,所以互換位置改由老爺來幫大家拍合照
坐在黃綠地毯沉思的晏,是在想東西還是你累了?
起身繼續漫遊在綠世界裡
一路走來到這的障礙不少,但這一刻那些已不再重要
走著走著,突然有小孩指著前面說
你們看,派大星拿著巧克力棒吔~頓時大家笑開懷了(這是國王的新衣,想像不出來的不要說)
沿路的溪溝幾乎都是乾的,完全無水源
記得跟著路徑走喔,不要被大自然的魔法困住了
後段的魔法森林,地衣松蘿更是鋪天蓋地
仍舊悠遊於其中
再來的路程可能需要加快速度趕點路囉
要不然無法於五點前出管制站的話,就要在林道上搭營一晚,明天再折返司馬庫斯才能回家(美麗又恐怖的善意謊言)
看到這水池時恩高興的說有水源,他要在GPS裡標註一下
但看這黃澄澄的水應該沒人敢用吧! 不過再往下些有清徹的小溪 (當天因有下雨所以看到的小溪有水流,平常不知是否為穩定的水源)
走著走著,恩突然問:為什麼來不及五點需要往回走啊,不能直接走出去嗎? 差點穿梆,馬上機靈的說:因為借道證只申請3/3這一天,如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出去,借道證就會失效
所以還是認真加快腳步
越接近林道路徑更滑,不知是否因為天雨的關係,行經這棵樹幹上標註有3C區字樣的樹,不知道這數字代表什麼樣的意思
過這棵有數字的樹後,會陸續遇上三道鐵線,因其橫在路徑上,一度認為應是標示禁止通行
但左找右找沒有發現另外的路徑,也就只好像這樣跨過去
於兩側芒草夾道的路徑中,終於看到下方的100號林道
我們走在前面的第一集團已下至林道
這幾位是第一批抵達的林道的,YA
後方的第二集團還在路徑上努力
琇惠精彩的表現(心中的OS-終於到了)
第二集團的夥伴也將抵達
陽光小隊完成行程~O-YA
不起眼的100號林道16.3k登山口,完全看不出它的存在
四個家庭全員十三人,順利完成這趟司馬庫斯越嶺古道出100林道16.3K ,大家都很棒
展示個背面看一下大家的戰績~只能說精彩萬分
由於接駁車只能停留在15K接駁,所以我們還要再往回走1.3K的林道,但出口方向並沒未有任何指標,一時之間還真搞不清楚要往左走還是往右走,為避免不小心誤闖管制區域,還是打開GPS試走一下才知道,原來出了登山口後(即背對登山口)往左走就是下山的方向
林道上問恩:這次累嗎? 恩告訴我:很累啊...而且超級累啊! 但可以看到這樣的森林,還有那麼多的東西算是值得...,多讓人感動的回答呀
15:05 抵達林道15K處
15K接駁處為廢棄的鴛鴦湖工作站
接駁大哥在12.1K鐵門處下車開門後駛出,後於林道入口處將鑰匙返還管制人員,正式完成此次全程的旅程
# 一條宛如跑了百米障礙賽的路線,雖然很累、很辛苦,但是很值得 - - 難得一見的巨木、魔法森林、一葉蘭、水晶蘭等等,真的要回味再三了
# 沈浸在一片綠意盎然的綠海之中,那鑽不完、跨不完、爬不完的倒木、學山羊走小山徑~~陡上…陡下的辛苦,好像不再是那麼重要XD
# 每過一次障礙地形,當翔回頭主動伸出手協助恩時,在他們身後的我真的感動,在共同爬山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互助,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呢? 這也是大自然教會他們的課題
【在登山的路上,重要的不是完成多少里程, 而是得到了多少的快樂 】
這次行程可以走的那麼順利呢?要感謝很多(怎麼感覺是得獎感言)
首先,謝謝排骨爸:因為他的控速跟行程準備及路徑的研究,讓我們可以走的那麼順利
再來,謝謝陽光小隊-Ruby家:下午茶根本是放大絕,記得下次下午茶行程絕對要約我們喔
還有,謝謝琇惠家的翔一路照顧著恩,還有叫學長的果然會有學長的風範
最後,魯蛋媽的絕技還是有效的吧....因為在半路時,我告訴小孩們說,如果我們五點出不了林道,就要在林道搭營一晚,然後明天要往回走(因為林道會鎖門,我們出不去只能往回走出司馬庫斯)嚇的小孩毛起來走...是真的這樣的效果嗎? 還是接駁車上有沙士可樂比較有吸引力呢? 其實,應該說~孩子們,你們真棒!